摘要:要说到最近舆论声量最大的电影,莫过于《盗墓笔记》,这部被寄予振奋暑期档厚望的电影,一上映,各方舆论夹杂着非议便席卷而来。
对于影片质量,舆论莫衷一是,要说它美工不好那也不是。很多美术功底好的导演,拍摄时都喜欢绘制手绘稿,李仁港也不例外。
但比起蒂姆·波顿的“哥特”:
黑泽明的抽象:
真的是被李仁港这充满国画气息和油画质感的美术稿惊艳到了!
苍茫的雪山,静谧的康巴部落,在皑皑白雪和云雾缭绕之下,显得格外神秘和肃穆。这种精致程度和美感,只有深厚的美学功底和多年深耕磨砺才能达到,在这样的手稿指导下拍出来的电影,画面质感的精美程度无可争议。
再来一组图,你能分清楚这两张图哪张是电影截图哪张是手绘稿吗?
要说看美术稿跟看电影一样过瘾,那非《盗墓笔记》莫属。
康巴部落远景
影版《盗墓笔记》的故事背景被改到了康巴。康巴藏区位于横断山区的大山大河夹峙之中,藏区有典:法域“卫藏”,马域“安多”,人域“康巴”。这样的设定,一方面是为了将枪战情节合理化,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域背景奠定了全片的文化基调,为片中藏文化及佛教元素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康巴部落内部场景
纵横交错的梁柱和景深处的光源使画面具备很强的纵深感,前景是一众清晰可见的背影,用顶光突出帐房内外两尊佛像,营造出一种紧张的仪式感,颇有黑泽明《影武者》的味道。
蛇母陵入口墓道
侧光的运用明确了光线方向与明暗关系,突出了立体感。场景在俯视角度的基础上放大了透视规律,使画面的纵深感加强;大量直线条的运用则营造了一种几何美。
裘德考基地内外景
外部是浓重的工业风格,内部极具宗教仪式感。中心表盘玻璃映射下的光影给人以教堂玫瑰窗的错觉,加上屹立的佛像,工业感十足的室内设计,形成了一种东西方文化碰撞产生的奇异宗教感。可惜看电影的时候没有仔细观察。
^
迎宾殿(全片视效最大亮点)
放大图片可以看到,财宝洞中有大量木俑姿势各异。还原了中国古代宫廷乐队的演奏场景,即所谓“金奏”,钟、鼓、磬俱齐,乐者雍容有佳,凸显庄严神圣。
这张图甚至还标明了所有灯的位置。不得不说电影里这部分的道具做得非常精细,还原度颇高,看这一段的时候真的有被吓到,且每个木俑不但姿势不同,表情也各异,均为道具师一一手绘。
培育室
培育室内部,颇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穹顶空间的空间氛围极具宗教感,在美术设计上为后续的剧情埋下了伏笔,大写的服气!基于电影的地域背景,导演将财宝洞之后的视效风格从传统的中式风格,转变为西域风格,且逐渐强烈。
终极战场(蛇母陵)
电影中,时钟是个非常重要的情节道具,蛇母陵的建构像一个巨型表盘,与千年时空相呼应。据说为拍摄地宫搭建的场景有6000多平米,也真亏有这样细致的场景图,才能保证道具制作和场景搭建按时完成且成本可控。
拉近细看地宫四角的雕像,是印度密教与西藏当地信仰结合的藏传密宗本尊神——欢喜佛,即代表法的男身与代表智慧的女神交合。电影中蛇母和古象王交合的场面也是基于这样的宗教背景(激情戏也是有典故的,大写的佩服)。
想看看大场景具体细节?来来来,放图让你看看什么是李仁港,这种精密程度,服不服?
盗墓题材的电影,各种机关巧器、诡谲场景数不胜数,为了控制最终成片视效和拍摄成本等,效果图至关重要。
在这方面,李仁港无疑是个精工派,对光影和色彩可以说达到吹毛求疵到的程度。
影版《盗笔》对目前国内的电影市场来说是一场“及时雨”,其焦点在于票房。但对观众来说,也许它最大的意义是“真盗墓”。
因此,古墓场景的视效还原成为影片最吸引人的点。以钻研道具为癖好的李仁港,总算是任性了一把,使之在同题材电影里独树一帜。《盗墓笔记》很李仁港,也很中国。
本文为编辑转载整合文章,若需转载,并请附上出处(翼狐网)及本页链接。
欢迎设计行业从业者或设计爱好者投稿原创作品和文章,投稿请联系翼狐编辑:(QQ)2717929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