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像 Flash 中的大多数内容一样,动画不需要任何 ActionScript。然而,如果您愿意,您可以使用 ActionScript 创建动画。
动画的类型
提供了多种方法用来创建动画和特殊效果。各种方法为您创作精彩的动画内容提供了多种可能。
Flash 支持以下类型的动画:
补间动画
使用补间动画可设置对象的属性,如一个帧中以及另一个帧中的位置和 Alpha 透明度。Flash 然后在中间内插帧的属性值。对于由对象的连续运动或变形构成的动画,补间动画很有用。补间动画在时间轴中显示为连续的帧范围,默认情况下可以作为单个对象进行选择。补间动画功能强大,易于创建。
传统补间
传统补间与补间动画类似,但是创建起来更复杂。传统补间允许一些特定的动画效果,使用基于范围的补间不能实现这些效果。
反向运动姿势(Flash Professional CC 中已弃用)
反向运动姿势用于伸展和弯曲形状对象以及链接元件实例组,使它们以自然方式一起移动。在将骨骼添加到形状或一组元件之后,可以在不同的关键帧中更改骨骼或符号的位置。Flash 将这些位置内插到中间的帧中。
补间形状
在形状补间中,可在时间轴中的特定帧绘制一个形状,然后更改该形状或在另一个特定帧绘制另一个形状。 然后,Flash Pro 将内插中间的帧的中间形状,创建一个形状变形为另一个形状的动画。
逐帧动画
使用此动画技术,可以为时间轴中的每个帧指定不同的艺术作品。使用此技术可创建与快速连续播放的影片帧类似的效果。对于每个帧的图形元素必须不同的复杂动画而言,此技术非常有用。
以下视频教程对不同类型的动画做了进一步说明:了解补间 (2:36)。
关于帧频
帧频是动画播放的速度,以每秒播放的帧数 (fps) 为度量单位。 帧频太慢会使动画看起来一顿一顿的,帧频太快会使动画的细节变得模糊。 24 fps 的帧速率是新 Flash 文档的默认设置,通常在 Web 上提供最佳效果。标准的动画速率也是 24 fps。
动画的复杂程度和播放动画的计算机的速度会影响播放的流畅程度。若要确定最佳帧速率,请在各种不同的计算机上测试动画。
因为只给整个 Flash Pro 文档指定一个帧频,因此请在开始创建动画之前先设置帧速率。
在时间轴中标识动画
Flash Pro 通过在包含内容的每个帧中显示不同的指示符来区分时间轴中的逐帧动画和补间动画。
下列帧内容指示符显示在时间轴中:
一段具有蓝色背景的帧表示补间动画。范围的第一帧中的黑点表示补间范围分配有目标对象。黑色菱形表示最后一个帧和任何其他属性关键帧。属性关键帧是包含由您显式定义的属性更改的帧。可以选择显示哪些类型的属性关键帧,方法是右键单击 (Windows) 或按住 Command 单击 (Macintosh) 补间动画范围,然后从上下文菜单中选择“查看关键帧”>“类型”。默认情况下,Flash 显示所有类型的属性关键帧。范围中的所有其他帧都包含目标对象的补间属性的插补值。
第一帧中的空心点表示补间动画的目标对象已删除。补间范围仍包含其属性关键帧,并可应用新的目标对象。
一段具有绿色背景的帧表示反向运动 (IK) 姿势图层。姿势图层包含 IK 骨架和姿势。每个姿势在时间轴中显示为黑色菱形。Flash 在姿势之间内插帧中骨架的位置。
带有黑色箭头和蓝色背景的起始关键帧处的黑色圆点表示传统补间。
虚线表示传统补间是断开或不完整的,例如,在最后的关键帧已丢失时。
带有黑色箭头和淡绿色背景的起始关键帧处的黑色圆点表示补间形状。
一个黑色圆点表示一个关键帧。 单个关键帧后面的浅灰色帧包含无变化的相同内容。这些帧带有垂直的黑色线条,而在整个范围的最后一帧还有一个空心矩形。
如出现一个小 a,则表示已使用“动作”面板为该帧分配了一个帧动作。
红色的小旗表示该帧包含一个标签。
绿色的双斜杠表示该帧包含注释。
金色的锚记表明该帧是一个命名锚记。
关于补间动画中的图层
Flash Pro 文档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时间轴图层。使用图层和图层文件夹可组织动画序列的内容和分隔动画对象。在图层和文件夹中组织它们可防止它们在重叠时相互擦除、连接或分段。若要创建一次包含多个元件或文本字段的补间移动的动画,请将每个对象放置在不同的图层中。您可以将一个图层用作背景图层来包含静态插图,并使用其他图层包含单独的动画对象。
在创建补间动画时,Flash Pro 将包含选择要进行补间的对象的图层转换为补间图层。补间图层有一个补间图标,位于时间轴中的图层名称旁。
如果其他对象与补间对象在相同的图层中,Flash Pro 将根据需要在原始图层上方或下方添加新图层。位于原始图层中的补间对象下方的任何对象将移至原始图层下方的新图层。位于原始图层中的补间对象上方的任何对象将移至原始图层上方的新图层。在时间轴中,Flash Pro 在任何预先存在的图层之间插入这些新图层。这样,Flash Pro 可保留舞台上所有图形对象的原始堆叠顺序。
补间图层只能包含补间范围(包含补间的连续的帧组)、静态帧、空白关键帧或空帧。每个补间范围只能包含一个目标对象及其可选运动路径。由于无法在补间图层中进行绘制,所以应在其他图层中创建其他补间或静态帧,然后将它们拖到补间图层。若要将帧脚本放置到补间图层上,请在另一个图层上创建它们,然后将它们拖到补间图层。帧脚本只能驻留在补间动画范围本身外部的帧中。通常,最好将所有帧脚本保留在仅包含 ActionScript 的单独图层上。
当文档中有多个图层时,跟踪和编辑一个或多个图层上的对象可能很困难。如果一次处理一个图层中的内容,这个任务就容易一点。 若要隐藏或锁定当前不使用的图层,请在时间轴中单击图层名称旁边的“眼睛”或“挂锁”图标。使用图层文件夹可帮助您将图层组织成易于管理的组。
将对象分层以应用补间动画
在您将补间动画应用于对象时,Flash Pro 自动地将该对象移动到其补间图层。但是,您也可以自己将对象分散到其各自的图层。例如,在组织内容时,您可以选择自己分散对象。对于将动画应用于对象时维持对这些对象从一个图层移动到另一个图层的方式的精确控制,手动分散也是非常有用的。
在使用“分散到图层”命令(“修改”>“时间轴”>“分散到图层”)时,Flash Pro 将每个选中的对象分散到另一个新图层。任何没有选中的对象(包括其他帧中的对象)都保留在它们原来的图层中。
对舞台中的任何元素(包括图形对象、实例、位图、视频剪辑和分离文本块)都可以应用“分散到图层”命令。
关于使用“分散到图层”创建的新图层
在“分散到图层”操作过程中创建的新图层根据每个新图层包含的元素名称来命名:
包含库资源(例如元件、位图或视频剪辑)的新图层获得与该资源相同的名称。
包含命名实例的新图层的名称就是该实例的名称。
包含分离文本块字符的新图层用这个字符来命名。
如果新图层中包含图形对象(这个对象没有名称),因为该图形对象没有名称,因此该新图层命名为 Layer1(或 Layer2,依此类推)。
Flash Pro 将新图层插入到任何选中图层的下方。 新图层从上到下排列,按照所选中的元素最初的创建顺序排列。 分离文本中的图层按字符顺序排列,可以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上到下。 例如,假定您分离文本 FLASH 并将它分散到图层。名为 F、L、A、S 和 H 的新图层自上向下排列,F 层位于顶部。这些图层显示在紧邻最初包含文本的图层的下方。
将对象分散到图层
选择要分散到不同图层的对象。对象可以在单个图层中,也可以在多个图层中,包括不连续的图层。
请执行下列操作之一:
选择“修改”>“时间轴”>“分散到图层”。
右键单击 (Windows) 或按住 Control 并单击 (Macintosh) 所选对象之一,然后选择“分散到图层”。
通过将对象分布到关键帧来创建补间动画
Flash Professional CC 的新增功能
Flash Pro 可以自动将对象分布到每个单独的关键帧。在舞台上组织内容时,您可以选择分布对象。手动执行这一过程将繁琐而耗时。当通过将对象放置到各个关键帧来创建补间动画时,分布功能非常有用。您可以对各个关键帧赋予不同的对象或对象状态。实际上,当播放头经过这些关键帧时,补间动画的效果便会显现出来。
使用“分布到关键帧”命令时,Flash Pro 会将每个选定的对象分布到一个新的单独的帧。任何没有选中的对象(包括其他帧中的对象)都保留在它们原来的图层中。
对舞台中的任何元素(包括图形对象、实例、位图、视频剪辑和文本块)都可以应用“分布到关键帧”命令。
关于使用“分布到关键帧”创建的新关键帧
在“分布到关键帧”操作期间创建的新关键帧是根据对象的选定顺序来排列的。
执行“分布到关键帧”操作时,对于涂层上未选定的对象,原来的帧将不受影响。选定用来分布的对象将紧接着原来内容的最后一帧开始分配给关键帧。例如,假设 Object1 和 Object2 所在的涂层具有 50 个帧。如果选择 Object1 进行分布,则会将其放在第 51 个关键帧上。
将对象分布到关键帧
选择要分散到不同图层的对象。对象可以在单个图层中,也可以在多个图层中,包括不连续的图层。
右键单击 (Windows) 或按住 Control 键单击 (Macintosh) 其中一个选定对象,然后选择“分布到关键帧”。
其他资源
下列文章可供在 Flash Pro 中处理动画时进行参考:
在 Flash 中创建一个简单的动画 (Adobe.com)
适用于 Flash Professional 的动画学习指南 (Adobe.com)
适用于 Flash Professional 的运动迁移指南 (Adobe.com)
使用 ActionScript 3.0 创建动画 (Adobe.com)
如何在 Flash 中为角色同步口型(长度 = 2:30,YouTub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