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群人,你可能没听过他们的名字,但正是他们决定了你(和世界上其他千千万万的人)每天使用的互联网产品们的模样。他们就是在 Facebook、Google、苹果等互联网巨头里的设计师,他们的想法决定了那些 10 亿用户级产品的模样。
为什么硅谷的互联网产品的设计一直引领潮流?为什么在硅谷更容易出现由设计驱动的创新产品?为什么很少公司会说,“我们照着 XX 做一个差不多的吧”?
这一次,我们邀请到了 Facebook 的设计师 Ruthia He 何如佳,来分享她体验到的硅谷的设计哲学。何如佳设计了全球拥有数千万活跃用户的 Facebook 独立照片分享应用 Moments。曾任Facebook 视频、照片创作和编辑领域的主设计师,也曾是Facebook前沿科技研究团队 Building 8 的第一个设计师。其设计为 Facebook 申请专利,并在国际设计比赛如 CSSDA 担任评委,在设计会议比如 UXD Summit 担任指导嘉宾。
我是 Ruthia He 何如佳,在 Facebook 做设计。我的经历比较特殊,曾经在国内的互联网公司有过实战经历,后来又来到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工作。关于为什么在硅谷更容易出现由设计驱动的创新产品, 我想分享一些自己的感悟。
主要概括起来有 3 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在文化上,鼓励不同、多元的想法,希望可以做得不一样,或者更好
这不只是在互联网公司,也是美国移民国家形成的特有氛围。
比如,同样是设计一个从手机上传图片的流程。这个流程很多应用都有,如果在中国,也许大家就去看看各个 App 是怎么做的,然后从中选择一个差不多的照着去做。但是在 Facebook,我们肯定是希望每一次设计上的更新都有更多的意义。如果给出一个设计方案的原因只是单纯的“XX也是这样做的”,我们顶多会把它当作一个参考,而不是作为一个有说服力的理由。如果说设计了一个功能,发现 Google 或者其他公司已经这样去做,那大家肯定会尽量去想别的方案,希望可以做得不一样,或者更好。
如果你去看现在在Facebook iOS 应用的图片上传流程,和其他应用是不一样的——我们会根据你选择图片的顺序,标注出图片将会显示的顺序。这是因为我们想的时候更深了一层——大家在上传图片的时候,除了只是想简单得上传图片,还会在意上传多张图片时呈现的顺序——毕竟很多时候,大家上传多张图,是想通过图片的组合讲一个故事,而时间线、叙述顺序有些不同,往往讲出来的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功能,比如裁剪、滤镜、增加文字表情,但我们把这些功能隐藏在长按这个手势下,不想把过于丰富的功能直接展现给大家,以防用户花太多时间在编辑和选择恐惧症上,没办法快速上传图片。
(明确上传图片的显示顺序,可以帮助用户进行多图上传)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甚至“不用过脑子”的设计,其实是基于设计师对很多种不同方案的探索与尝试。包括像Google Photo后来推出的快速多选功能,我之前也在做Moments的时候也做过相似的交互方案。当时的想法是觉得一张一张选照片很痛苦,尤其是用户在使用Moment时,经常会需要上传几十、上百张图片。但当时限于工程师的资源(Moments团队只有不到10个工程师,Google Photo听说有上百人),最后没能上线。
这种文化可以通过引导或者流程上的安排来加强。
比如,建立鼓励辩论的氛围就很重要,再比如,每周固定留出1到2小时进行设计互评,建立设计师与团队其他成员的交流渠道。还有就是团队的构成上,硅谷这边的企业都非常讲究多元化(diversity),当和你的同事来自各个国家,不同肤色,说着并不标准、甚至断断续续的英语,大家在讨论时关注的焦点就不只在于衣着、性格等等“细节”,而更在于分享交流的内容本身。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自然也会有从很多不同的视角提出更多思维的火花。让团队更加多元化,也会鼓励更多好的想法诞生。
第二方面是,对设计的探索更加注重深度。
很多人可能觉得,设计是一个靠天赋和灵感的行业。天赋固然重要,但对于其他行业又何尝不是如此,做一个好的记者、或者是工程师也都需要天赋,这一点其实设计行业也不是很特殊。除了天赋之外,要创作出高质量、有新意的设计,更需要时间的投入。想要做一个好的设计,需要做前期的信息收集、准备,并且花很多时间思考不同的尝试方向,到最后对每个方向通过草图、做原型进行比较、评估,以及锁定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后,进行更深入的方案设计、实现和阐释,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持续进行沟通,和与你合作的设计师,和这个项目实现的工程师、负责把控项目的决策者等。这些都需要很多时间、精力的投入。
做一个基本的设计如此,创作富有创新性的设计往往需要更多的投入,不仅需要对所在领域深入、全面的思考,还需要不停得探索与试错。一个有点相近、同样也经常和创新相联系的职业就是科学家。好的科学家往往只专注于在一个领域进行深入得钻研,也只有这样才可以推动最前沿的发展创新。以我在设计行业这一段时间的经验,好的设计师,往往性格和科学家比较类似——谦虚、专注、对细节认真。比如 Facebook 的前明星设计师 Mike Matas,真人其实非常的安静、内向。
记得最开始加入 Facebook 时,对这里的开发节奏其实不是很适应。我之前在腾讯实习,1个月的时间,一个组可能会需要实现几十个需求。在知乎的时候,正好亲历了知乎专栏的开发到上线,当时的设计师 Tianlu 和一个开发两个人,做了1、2个月就把专栏做上了线。在Facebook,我也参与设计过一个类似的产品——Facebook Notes。这个项目虽然也是一个小团队,但从concept出来到实现,大概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当然这也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不过总体而言,我觉得这样的环境可以让人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耐心去沉下心来打磨。
也是因为一个项目的周期较长,很多时候一个大的项目会被拆分到很多细节。比如说字体的选择,icon的细节,保存草稿的功能。像是保存草稿这样的功能,可能需要一个设计师花2-3周时间去设计。在这段时间内,设计师会针对这个功能,收集很多资料。并且设计很多版本,在互评时进行交流。其他设计师也会根据之前的一些相关经验,尽可能多得给出建议。
第三点不同是,对设计师的定位与期望。
这是我觉得很大的一点不同。我所感受到的是,美国这边对设计师的定位,更像是一个问题的解决者。也正因此,这边公司在招设计师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是通过聊天、问答的形式,来理解你的思维方法。这也是为什么,我的很多设计师同事都不是艺术专业出身,有之前学心理的、音乐的,有做过程序员、网红的——只要你对生活观察敏锐,常常能去想更好的解决方案,来优化生活。那么你就具备了做设计师的潜质。
除了解决问题外,设计师的沟通能力也非常重要。这种沟通能力,可以体现在如何阐述自己的思路,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质疑如何解答等和设计直接相关的方面。也可以体现在如何与产品和工程师配合,如何用自己的观点去驱动产品开发上的团队合作上。
当然,除了这些软技能,设计师的硬技能也并不是不重要。一般来讲,用户体验设计的“核心技能”包含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系统设计等。我们公司的产品设计师一般会负责所有和用户体验相关的方面。但如果在某方面自己不是很擅长,对产品却很重要,可以通过和其他设计师合作推进。比如和我合作过的有公司的音效设计师,平面设计师,视频导演、图标设计师等等。这方面我们很相信“术业有专攻”。虽然大多数公司的设计师也会制作图标,但毕竟和专注做图标十几年的资深图标设计师没办法比。这种时候,团队合作,互相发挥所长,才可以达到效率的最优化。
来源:PingWest品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