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影美术中,色彩应该具备诉说故事的能力。运用色彩的视觉感官和色调高低,去强调故事的内容和人物情感气氛应是色彩设计之根本。
19世纪的美国绘画曾受到过欧洲古典艺术传统的深厚影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都可以看到美国绘画界忠于结构主义和写实主义的影子。以至于在后来出现的有关美术的一些艺术形式,例如漫画、广告海报等艺术载体多少地都在此风格之下,中间包括动画。我们历数前史,无论是迪斯尼也好,还是梦工厂也好,作为主流动画的他们其角色造型和场景设定基准向来尊重事实客观,把握写实之上。例如,《功夫熊猫》的四川、桂林等地的实地采景;《海底总动员》真实海底生物的特性特征;《马达加斯加》的现实生活造型再生等等,这些都是在有据可考的客观科学根据上的绘画和艺术上的夸张和写意。
可《疯狂原始人》此次却在根本属性上开始做了尝试和改变,除了主要人物造型和部分场景忠于人类石器时代的生态考据之外,大部分的配角角色和场景更多的是在想象中的重新人为创造,它打造的是不再是客观艺术,而是一场奇幻之旅。
在场景中,也不乏能看到这个主导向。巨大的玉米棒树林、吃人花、水晶山、珊瑚群陆地、云海新世界等等,这些在现实世界并不存在的场景设计,大大突破了以往仅限于动画化、夸张化的方式,将现实场景做最大的功能颠覆。小景扩大其属性,大景混搭冲突元素,使得场景既保持了一个可认知的世界基调,又跳跃了视觉。
颠覆和混搭的设定自然造成设计本身的趣味感,比如玉米棒的烟花和爆米花山事件设计,让现实生活中的烟花和爆米花都在影片中赋予了新的功能,达到令观众会心一笑又感受到串联体验的冲突感。
在电影美术中,除了人物造型和场景设计之外,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色彩系统设定。这在实拍电影中是不可忽视的一环,但在主流动画作品中一般由于它追求色彩明丽丰富的特性,较少被人专门提出理论研究。特别是在国产动画中,色彩系统基本不作为特定步骤,甚至空缺。
《疯狂原始人》的色彩系统在这次创作中下足了功课。“七彩渐变色”是第一个能够跳入眼帘的,我们可以在影片中看到,每个配角动物身上和一些场景造型的色彩不再是以前动画片中常看到的整体色或写实色彩,而是仅仅在一个角色或景物身上就能找到多种色彩的混合。它们在一个整体色调之上,体现的是细节之处的渐变色、对比色等等多种色彩的存在。也可以说,所有的蓝色不是完全的蓝色、绿色不是完全的绿色,色彩细节丰富之多使人敬佩创作者对色彩把握的深厚功底。
更值得研究的是,这些大牌公司每次在动画美术创作上关于色彩风格的不断突破。我们可以看到《功夫熊猫2》玩转黑、白、红三色的能力,还可以看到《Wall-E》尝试做旧复古风格的审美品位,这次的《疯狂原始人》再次提出高饱和度、渐变色的斑斓艺术风格,这不单是美术基本功力就能达到的高度,而是设计者对于把握时代审美的领潮观点。这也是大师和追随者最本质上的区别。
^
电影美术中,色彩应该具备诉说故事的能力。运用色彩的视觉感官和色调高低,去强调故事的内容和人物情感气氛应是色彩设计之根本。同时,每个角色的色彩丰富容易带出一个问题,即是整体影片色彩系统的混乱,令色彩跳跃于故事之上,削弱讲述故事主体。《疯狂原始人》的美术色彩设计却无此情况,整个影片色彩丰富而有序,故事流畅自然。其实在看似色彩丰富斑斓的《疯狂原始人》色彩设定中间,创作者是有一整套完整的色彩系统正在有序进行。
^
^
^
^
^
热荐课程
本文为编辑转载整合文章,若需转载,并请附上出处(翼狐网)及本页链接。
欢迎设计行业从业者或设计爱好者投稿原创作品和文章,投稿请联系翼狐编辑:(QQ)2717929347。